世界读书日读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有感
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是一本与众不同的科幻小说,它没有恢宏冰冷的科技情节,也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画面
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丹尼尔·凯斯(Daniel Keyes)。他毕业于布鲁克林学院心理学专业,曾从事杂志编辑、时装摄影等工作,后成为高中教师。1959年,他凭借中篇小说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荣获“雨果奖”;1966年,长篇版问世后再次摘得“星云奖”。凯斯用细腻的笔触,将科幻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,让这部作品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。
故事围绕查理展开,查理是一个智力低下的面包店员工,他天真善良,渴望通过手术改变命运。实验在小白鼠阿尔吉侬(也就是书名里提到的阿尔吉侬)身上成功后,查理也接受了手术,智商从68跃升至185。小说以查理的“进步报告”为线索,记录了查理从错字连篇到文采斐然、从混沌无知到洞察人心的蜕变。然而,智慧带来的不仅是觉醒,更是孤独:同事的嘲笑、爱人的疏离、家人的厌弃、教授的利用……最终,小白鼠阿尔吉侬因智力衰退而死,查理也走向了同样的结局。
《阿尔吉侬的花束》是一部多层次的作品,它让我们思考智慧的真正含义,以及如何在智慧与情感、社会与个人之间找到平衡。查理的故事,就像我们一生的缩影,经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之后,世界的真相在我们面前展开,我们继续往前走,因不同的人生道路与昔日的朋友渐行渐远,我们抛弃了原来的自己,又费尽力气把他找回来,我们追寻人生的意义,也明白了人生注定孤单。
查理的悲剧在于,他误以为“变聪明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,却忽视了智慧需要以情感、责任为根基。结合陈刚书记强调的“让实干为要成为广西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征”,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成长,不是盲目追求“聪明”的标签,而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。
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,教育改造罪犯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,更需要耐心与智慧,因此在岗位上,我们需摒弃“急于求成”的心态,用愚公移山的志气、滴水穿石的毅力,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用心用情将罪犯转化成为守法公民。
查理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对“弱者”的傲慢:同事的嘲笑、教授的利用,折射出人性中居高临下的优越感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我们都应摒弃偏见,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每一个人,建立“尊重差异、包容多元”的文化,以真心换真心,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。正如查理在进步报告中写到:“我希望别人像我一样善良,对我好一点。”我们应将这份善良传递下去,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。
查理的“实验失败”看似悲剧,实则是对生命意义的升华: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成长不是否定过去,而是与不同阶段的自己和解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,更需在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中找到平衡。结合我自身岗位来说,我们不仅要关注罪犯的改造,更要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挽救更多家庭,助力社会和谐。正如书中查理最终鼓励他人将花献给阿尔吉侬,我们亦需将“责任”化作行动,努力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。
罗曼·罗兰曾说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作为监狱人民警察,我们更需秉持并践行“实干为要”的精神,在平凡中坚守,在磨砺中成长。
愿我们都能像查理一样,在智慧与情感的交织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花束”;愿我们都能以“实干”为笔,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无愧于心的答案。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一直清醒且勇敢!
主办: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联系地址:南宁市青秀区东葛路171号 联系电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