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SHIONFILM金狮奖获奖影片《隔壁房间》绚丽多彩的视听艺术
本片依旧延续了导演 Pedro Almodóvar 一贯让悲伤、濒死的绝望女性角色,穿着奢华、艳丽服装的风格,将时尚与电影中那不屈、独立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。相比较 Pedro Almodóvar 以往的作品而言,《隔壁房间》中时尚单品的出现频率更高,并且更加奢华——甚至电影道具室的货架上都摆满了 Bottega Veneta 、The Row 以及复古的 Celine 单品。
在筹备初期,造型师 Bina Daigeler 制作了一块丰富的情绪板,其中有女性作家、战地记者以及其他“反映纽约知识分子和波西米亚世界”的代表人物。并且,因为本片故事背景设定在纽约,所以造型师 Bina Daigeler 还向 WWD 展示了 Louise Bourgeois 在画展展示的纽约时期的画作,上面包含了导演 Pedro Almodóvar 喜爱的所有颜色(包括红色、绿色、蓝色和黄色)。
《隔壁房间》主要讲述了身患癌症的 Martha Hunt 在昔日好友 Ingrid Parker 的陪伴下对抗病魔的故事,为了体现两位主角的心路历程,本片大胆运用高饱和的色调,将角色时而悲伤时而欣喜的心情用不同颜色的服饰表达出来。
例如,在病房场景中,造型师 Bina Daigeler 将病号服和护士制服都设定为靛蓝色,这一颜色处理,既烘托了 Martha Hunt 绝望伤感的处境(Blue 代表忧郁和悲伤),又符合 Pedro Almodóvar 一贯坚持的色彩美学。而身患癌症的 Martha Hunt,即使感到绝望,但仍在输液时刻亮粉色的开衫,代表她意志坚定,在 Ingrid Parker 的陪伴下,不想被病魔打倒(Pink 代表关怀和温暖)。
造型师 Bina Daigeler 在采访时表示,“Martha Hunt 这一角色不会购买让人感到特别悲伤的衣服,是因为她想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,这就是我们让她穿着鲜艳颜色服饰的原因。”同时,她也指出 Martha Hunt 身穿的蓝色外套,来自于法国品牌 Casey Casey。
导演将个人审美和主观意志转换为时装注入作品中,也让作品焕然一新,并且格局人格化。在影片中 Martha Hunt 常常穿着柔软的羊绒衫、薄荷蓝色的针织衫和厚重的 JW Anderson 毛衣,并且这些衣服的颜色通常是红色、黄色、淡蓝色和海军蓝(这也是导演 Pedro Almodóvar 最喜欢的颜色)。
在 Martha Hunt 准备通过安乐死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景中,造型师 Bina Daigeler 为她选择了一身黄色的 Valentino 套装,以此来体现她被本片另一女主 Ingrid Parker 这段时间的陪伴让她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救赎(Yellow 代表温暖与力量)。
为此造型师 Bina Daigeler 解释道,“这也是导演 Pedro Almodóvar 的想法,因为他曾经见过 Martha Hunt 的扮演者 Tilda Swinton 身着黄色西装的画面,并且这幅景象一直萦绕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,所以他强烈要求加上这一幕。当然 Tilda Swinton 和我的想法一样,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接受在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、穿着黄色西装出场的奇怪想法。”
与 Martha Hunt 那鲜艳明快的色调不同,Ingrid Parker 在本片中更多穿着朴实暗沉的色调,比如蓝色格纹的 Lebor Gabala 大衣、The Row 的酒红色风衣以及一系列 Bottega Veneta 单品(稳重的颜色代表可靠、信任)。
对此,造型师 Bina Daigeler 解释道,“因为在纽约你会看到很多 Bottega Veneta 皮革衣服和包包,所以我们特意为 Ingrid Parker 这样搭配,显得更加真实。同时也为了让观众与电影中角色产生更多共鸣,我们必须真实且直接地还原电影的每个细节,否则就会让观众觉得留于表面,非常缥缈。”WWD